播种机堵塞报警器:工作原理与应用详解
在播种作业过程中,播种机存在一个较为常见的问题,即小麦下落管道容易发生堵塞。由于这种堵塞情况往往不易被及时察觉,常常导致播种机空转运行,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还会降低整体工作效率。而播种机颗粒堵塞报警器的出现,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它能够实时监测管道中小麦的下落动态,一旦管道出现堵塞,便会立即触发电路报警,提醒工作人员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一、电路原理剖析
该报警电路基于红外线原理构建,其核心功能是将管道中小麦的下落状况转化为电信号,以此来精准控制报警电路的运行。在安装时,务必将红外发光管 VD1 和接收管 VD2 正对着安装在小麦下落管道内部,确保 VD1 管发射出的红外光能够准确无误地照射在 VD2 管上。当电源开关闭合后,在小麦颗粒于管道内正常下落的情况下,红外光会被下落的小麦颗粒间歇性地遮挡。这种时断时续的遮挡作用使得 VD2 管的负极产生一系列连续的负脉冲信号。这些负脉冲信号通过电容 C1 的耦合作用传输到电容 C2 的正极。由于负脉冲的持续作用,电容 C2 无法完成充电过程,致使 VT1 三极管的基极电压近乎为零。在这种状态下,时基电路 555 的 2 脚处于低电平状态。同时,由于三极管 VT1 的特殊作用机制,只要电容 C2 上的电压为零,与之相关联的电容 C3 也无法进行充电操作。即便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电容 C2 有少量充电,三极管 VT1 导通时也会将其放电,从而保证时基电路 555 的 2 脚和 6 脚均维持低电平状态。此时,时基电路 555 的 3 脚输出高电平,使得三极管 VT2 处于饱和导通状态,振荡电路因此无法起振,扬声器自然不会发出报警声音。
然而,当管道被堵塞时,小麦颗粒停止下落,VD1 管发出的红外光不再被小麦颗粒遮挡,会持续照射(或不照射)在 VD2 管上。这样一来,C1 正极的电平将始终保持高电平或低电平状态,转变为直流信号。此直流信号无法通过电容 C1 传输至三极管 VT1 基极,于是电容 C2 开始进入充电程序。紧接着,随着 C2 的充电过程推进,C3 也会同步进行充电。在较短时间内,电容 C2、C3 上的电压将达到时基电路 555 的反转电压阈值。此时,时基电路 555 的 2 脚和 6 脚转变为高电平,时基电路 555 复位,其 3 脚输出低电平。这一电平变化导致三极管 VT2 截止,进而启动振荡电路,最终促使扬声器发出报警声响,及时告知工作人员管道堵塞情况。
二、实物调试与安装指南
1、调试步骤:按照原理图完成电路连接后,闭合电源开关 k。首先进行模拟小麦颗粒下落的调试操作,将手放置在 VD1 管与 VD2 管之间,并上下挥动,使照射在 VD2 管上的红外线呈现时断时通的状态。在这种模拟正常播种的情况下,扬声器不应发出声音。若扬声器发声,则可通过适当调节电位器 RP1 来优化电路灵敏度,直至达到最佳状态。完成上述调试后,停止手部挥动动作,模拟管道堵塞场景,此时扬声器应立即发出报警声音,表明电路调试成功,能够准确检测管道堵塞状况。
2、安装要点:在进行实物安装时,红外线对管的安装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必须确保将红外发光管 VD1 和接收管 VD2 精确地正对安装在小麦下落的管道之中,这是保证报警器能够正常工作的基础条件。对于机动播种机,为了进一步提升操作的便捷性,可以在播种机的耧齿附近安装一个压控开关来替代手动开关 k。这样的设计使得只有当播种机从机动车的悬挂位置放置到地面上并开始工作时,报警器才会自动启动工作,有效避免了手动控制开关带来的不便与可能的操作失误。
综上所述,播种机堵塞报警器通过巧妙的电路设计与合理的安装调试,为播种作业提供了可靠的堵塞监测与报警功能,极大地提高了播种机的工作效率与可靠性,在农业播种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全国服务热线
鲍远成 13816807620
覃青梅 13651785080
伍林秀 13636534559
电话:021-66016710
邮箱:baoyuancheng@126.com
公司:上海香飘防火板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 上海市宝山区沪太路77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