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添加剂:种类、使用与误区全解析
饲料添加剂在现代畜牧业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对于提高饲料质量、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提升养殖效益等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正确了解饲料添加剂的种类、掌握其正确使用方法并避开使用误区,是实现科学养殖的关键环节。
一、饲料添加剂的种类
1、补充和平衡营养类:此类添加剂包含氨基酸、维生素、微量矿物元素和非蛋白氮化物等。氨基酸可弥补饲料中氨基酸的不足,如赖氨酸、蛋氨酸等对于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蛋白质合成至关重要;维生素能预防动物因缺乏某种维生素而引发的各种疾病,像维生素 A 对动物的视力和上皮组织健康有着关键影响;微量矿物元素如铁、锌、锰等参与动物体内众多生理生化反应;非蛋白氮化物则可在反刍动物瘤胃中被微生物利用合成菌体蛋白,为动物提供氮源。
2、保健和促生长剂类:这类添加剂单独具有或兼有抑菌防病、驱虫、促进饲料养分利用以及促进动物生长、产蛋、产奶等多种作用,主要包括抗生素、合成抗菌药物、驱虫剂等。抗生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动物体内有害病菌的生长繁殖,减少疾病发生,从而促进动物健康生长。但需注意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避免滥用导致药物残留和细菌耐药性问题。例如,某些抗生素在幼畜饲料中的使用可有效预防肠道疾病,但使用剂量和时间需严格把控。
3、生理代谢调节剂类:
抗应激类:如氯丙嗪、维生素 C 等。在动物面临运输、转群、免疫接种、高温、寒冷等应激情况时,这些抗应激添加剂可调节动物的生理代谢,减轻应激反应对动物的不良影响。例如,在夏季高温时,给畜禽添加维生素 C 可提高其抗热应激能力,维持正常的生产性能。
中草药类:一些中草药添加剂具有调节动物机体功能、增强免疫力、促进生长等作用。例如,黄芪、党参等中草药可提高动物的免疫功能,促进其生长发育,且具有天然、低毒、无残留等优点,符合现代绿色养殖的理念。
4、增进食欲助消化类:包括酸化剂、甜味剂、鲜味剂、香料、生菌剂(益生素)、酶制剂和缓冲剂等。酸化剂可降低饲料 pH 值,提高饲料消化率,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甜味剂和鲜味剂能改善饲料适口性,增加动物采食量;香料可使饲料具有独特气味,吸引动物采食;生菌剂如双歧杆菌、乳酸菌等有益微生物可调节动物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消化吸收;酶制剂如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等能够分解饲料中的大分子物质,提高饲料利用率;缓冲剂则可维持动物胃肠道内酸碱平衡,为消化酶发挥作用提供适宜环境。
5、饲料加工及保存剂类:主要有防霉剂、抗氧化剂、粘结剂、抗结块剂、乳化剂、青贮保存剂等。防霉剂可防止饲料在储存过程中发霉变质,如丙酸钙等;抗氧化剂能延缓饲料中脂肪、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氧化,如维生素 E、乙氧基喹啉等;粘结剂可使饲料颗粒成型,便于储存和饲喂;抗结块剂能防止饲料结块,保证饲料的松散性;乳化剂有助于提高饲料中脂肪的消化吸收;青贮保存剂可使青贮饲料在发酵过程中保持良好品质,延长保存时间。
6、其它类:像着色剂、饲料色素可改善动物产品的色泽,如使蛋黄颜色更鲜艳、肉鸡皮肤更黄等;活性炭、沸石、麦饭石、膨润土等具有吸附作用,可吸附饲料中的有害物质或调节动物肠道环境;硝酸稀土则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等。
二、饲料添加剂的正确使用
1、明确使用目的:首先要确定是需要营养型饲料添加剂还是非营养型饲料添加剂。如果动物饲料中某种营养成分缺乏,如蛋白质、维生素或矿物质等,就应选择相应的营养型添加剂进行补充;若为了预防疾病、促进生长或改善饲料品质等,则需选用非营养型添加剂,如抗生素、防霉剂等。
2、有比较地选择品种:当前饲料添加剂生产厂家众多,品种繁杂。一方面,要优先选择比较有知名度的生产厂家,到信誉较高的经营企业购买,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另一方面,在选择时不能仅看价格,更要比较使用效果。例如,不同品牌的维生素添加剂,虽然价格可能有差异,但关键要看其在动物体内的吸收利用率、对动物生长性能和健康状况的改善效果等。
3、合理、规范使用:除一些专门用于饮水的品种如速溶多维素等,绝大多数饲料添加剂只能混于干料中饲喂,若添加于湿料或水中饲喂会大大降低使用效果,因此不能随便改变使用方式。使用时要严格按比例配比,搅拌均匀,确保每一份饲料中添加剂的含量一致。当多品种应用时,要注意配伍禁忌,例如某些抗生素不能与益生素同时使用,否则会相互影响效果。还要细心观察畜禽,一旦发现异常现象,如采食量下降、生长缓慢、腹泻、精神萎靡等,应立即停饲,并查找原因,必要时咨询兽医或专业技术人员。
三、饲料添加剂的使用误区
1、认为价格越贵越好:一般来说,价格贵的添加剂质量和效果可能相对较好,但不能一味盲从价格。选择的关键应是饲喂效果的好坏。有些价格高昂的添加剂可能并不适合特定的养殖环境或动物品种,而一些价格适中的添加剂在合理使用的情况下却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例如,在一些小型养殖场,当地饲料资源丰富且动物适应性良好,选择价格相对较低但能满足动物基本营养需求和保健功能的添加剂可能更为合适。
2、认为添加的量越多越好:实际上,如果添加量过多,既造成添加剂的浪费,增加养殖成本,又可能影响畜禽的生产性能,严重的还可造成中毒。例如,过量的抗生素添加可能会破坏动物肠道正常菌群平衡,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免疫力下降等问题;过量的维生素添加可能会引起动物中毒反应,如维生素 A 过量可导致动物骨骼发育异常、肝脏损伤等。因此,添加剂的添加量一定要适度,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或专业兽医、营养师的建议进行添加。
3、整个饲养期只使用一种添加剂:动物生长的不同阶段所需营养不同,需要不同类型的添加剂。如蛋鸡用添加剂分为育雏期、育成期、产蛋期等,在育雏期需要更多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来支持雏鸡的快速生长和发育,而在产蛋期则需要增加钙、磷等营养成分以满足蛋壳形成的需求;生猪用添加剂分为仔猪及育肥猪等,仔猪期需要高消化率的饲料和促进肠道发育的添加剂,育肥猪期则更侧重于促进生长和提高瘦肉率的添加剂。若在整个饲养期只使用一种添加剂,则无法满足动物不同阶段的特殊营养需求,达不到预期的养殖效果。
4、盲目混用多种添加剂:盲目的多品种混合使用添加剂不但会使得一些营养素重复添加,造成严重超标和过量,而且由于营养素间的拮抗作用,一些营养素会遭到破坏。例如,铁离子可迅速破坏维生素 D 和维生素 K,导致动物对钙磷的吸收利用受阻,影响骨骼健康;某些酶制剂与抗生素混合使用可能会降低酶的活性或抗生素的效果。因此,在使用饲料添加剂时要合理搭配,根据动物的品种、生长阶段、健康状况以及饲料的营养成分等因素综合考虑,不能盲目滥用。
5、不使用添加剂:饲料添加剂的使用目的是为了平衡饲料中各种营养素水平,只有各类营养素平衡的全价饲料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用率。在现代养殖中,不使用添加剂可能会导致动物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低、易患疾病等问题,影响养殖效益和动物产品质量。例如,在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添加剂的情况下,动物可能会出现维生素缺乏症或矿物质代谢紊乱,表现为生长受阻、繁殖性能下降、免疫力降低等。
全国服务热线
鲍远成 13816807620
覃青梅 13651785080
伍林秀 13636534559
电话:021-66016710
邮箱:baoyuancheng@126.com
公司:上海香飘防火板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 上海市宝山区沪太路77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