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行业新闻

重型卡车驾驶室:造型、内饰、悬置与发展展望

重型卡车驾驶室:造型、内饰、悬置与发展展望

在当今汽车产业格局中,随着汽车底盘逐渐趋于国际化大采购标准配置,汽车驾驶室已然成为汽车制造商展现品牌特色与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尤其是重型卡车驾驶室,其设计与研发更是备受瞩目。它不仅关乎车辆的外观形象,更直接影响着驾驶员的操作体验、行车安全以及整体的运输效率。以下将深入探讨重型卡车驾驶室的造型、内饰、悬置及附件等方面的特点,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剖析。

一、驾驶室造型

(一)国外知名品牌造型特色

1、沃尔沃 FH/FM

沃尔沃 FH/FM 的驾驶室造型独树一帜,其流线型大圆角设计堪称经典,引领着行业潮流。驾驶室悬置位置较高,赋予车辆一种高大威猛的视觉冲击力。这种独特的设计使得保险杠的造型成为整个驾驶室的点睛之笔。大灯与保险杠栅格的造型和驾驶室的整体风格相得益彰,通过精妙的线条设计,将动感、力量感与亲和力完美融合,令人赞叹不已。例如,其大灯的轮廓线条可能与驾驶室的侧身线条相呼应,形成一种流畅的视觉延伸,而保险杠栅格的样式则可能采用独特的几何形状,既增加了车辆的辨识度,又强化了整体的造型风格。在细节之处,沃尔沃对驾驶室外装饰件的造型也倾注了大量心血,每一个装饰线条、每一个部件的形状都经过精心雕琢,使得整车外观更加精致、和谐。

2、MAN 驾驶室

MAN 驾驶室在传承欧洲传统的雄壮威猛风格的基础上,坚守着自身大平正方的独特设计理念。即便是最新款的 TGA 车型,依然保持着这种鲜明的特色。这种方正的造型风格不仅展现出一种稳重、可靠的气质,同时也为车内空间的布局提供了便利。其车身线条简洁明快,宽大的前脸和硬朗的轮廓彰显出强大的气场,仿佛在向世人宣告其卓越的性能和坚韧的品质。

(二)国内重卡造型现状与差距

1、与国外名车相比,国内重卡驾驶室造型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存在明显差距。斯太尔王曾在国内市场独领风骚,其驾驶室造型相比以往车型实现了跨越式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内重卡的外观形象。然而,不可忽视的是,与国外先进产品相比,无论是在整体造型的创新性、线条的流畅性还是细节的精致度方面,都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例如,在造型的整体协调性上,可能存在某些线条过渡不够自然,或者部件之间的比例不够和谐的问题。此外,色彩设计也是国内重卡需要深入研究的领域。目前,国内重卡的色彩选择相对较为单一,缺乏对色彩心理学和市场需求的深入挖掘,难以通过色彩搭配来突出车辆的个性与品牌特色。

2、在国内众多重卡品牌中,欧曼的表现较为突出。欧曼投资上亿元全新仿造五十铃当代驾驶室,在造型上努力追赶国际先进水平。陕汽德龙 F2000 则是 MAN F2000 的斯太尔版,借助 MAN 公司的成熟设计,拥有较为出色的驾驶室造型。安徽星马采用全进口的日本三菱驾驶室,在造型方面具备一定优势,但国产化进程仍有待推进。而国内其他大部分厂家的技术状况相对滞后,在驾驶室造型创新和设计水平上明显落后于行业发展的步伐,往往只能沿用传统的设计思路,难以满足市场对重卡驾驶室美观性和个性化日益增长的需求。

二、驾驶室内饰

(一)内饰设计理念与要求

驾驶室内饰设计是现代汽车设计的核心环节之一,其设计理念以人本主义为导向,旨在为驾驶员创造一个实用、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这一理念体现在多个具体配置方面:

1、宽敞空间

追求驾驶室内部空间的最大化是内饰设计的首要目标之一。宽敞的空间能够减少驾驶员的局促感,使其在长时间驾驶过程中能够更加自由地活动身体,降低疲劳感。例如,通过合理优化座椅的布局、调整中控台的形状和位置等方式,为驾驶员提供充足的腿部、头部和肩部空间,确保其在驾驶过程中的舒适性和操作便利性。

2、仪表台设计

仪表造型追求圆润温馨、豪华气派且线条流畅。仪表台中控台作为驾驶员操作的核心区域,功能必须健全,犹如驾驶员的 “休闲吧”,能够让驾驶员在操作过程中感受到便捷与愉悦,真正体现驾驶的乐趣。在材质选择上,仪表台既需要采用软化材料以提高碰撞安全性,又要具备可改造的装饰性,如流行的仿桃木花纹,能够增添内饰的豪华感。目前,真皮面料应用较少,主要采用聚氨酯发泡和注塑材料相结合的方式。大块面应用聚氨酯发泡,这种材料具有模具投入低且档次高的特点,能够为仪表台提供良好的触感和外观质感;局部的功能小件则应用注塑材料,其优势在于产品成本相对较低,产品形面更规则,零部件连接更方便。沃尔沃、MAN、奔驰等国际知名品牌的新车型在仪表台设计上均充分体现了这些特点,其仪表台不仅功能布局合理,操作按钮易于识别和操作,而且材质质感上乘,装饰细节精致,给人一种高端、舒适的驾乘体验。

3、卧铺设计

为满足驾驶员在长途运输过程中的休息需求,内饰设计朝着流动的房车设计理念发展,其中最关键的配置之一就是宽大的卧铺。对于普通运输车辆而言,一个舒适、宽敞的卧铺能够让驾驶员在行车间隙得到充分的休息,恢复体力。而顶级的设计则更加注重空间的多功能利用,例如后排卧铺可以折叠起来变成两个座椅和中间平台,当窗帘拉上时,便可形成一个标准的会谈室,这种设计极大地提高了车内空间的利用率,满足了驾驶员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4、座椅配置

司机座椅空气悬挂已成为主流配置,这种悬挂系统能够根据路面情况自动调节座椅的高度和硬度,有效减少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颠簸对驾驶员身体的影响,提供更加平稳、舒适的驾乘体验。相比之下,副司机座椅功能相对简单,基本为固定椅。在安全带设计方面,趋向于整合成与座椅一体,这种设计不仅提高了安全带的使用便利性,还能增强整体的安全性。座椅面料可根据不同档次需求进行配备,以满足不同用户群体对座椅舒适性和美观性的要求。

5、生活设施配备

根据实际需求,一些重型卡车还配备了电冰箱、微波炉等生活设施。这些设施的配备进一步提升了驾驶员在长途运输过程中的生活品质,使其能够在车内方便地储存和加热食物,解决了饮食方面的后顾之忧。例如,在长途运输过程中,驾驶员可以利用电冰箱储存新鲜的食材,使用微波炉加热简单的饭菜,节省了在服务区就餐的时间和费用,提高了运输效率。

6、内饰衬层与装饰细节

内饰衬层主要采用纺织废料或 PU 板做骨架,表面包覆花色质地精美的面料。这种结构既能够保证内饰的柔软性和舒适性,又能通过精美的面料提升内饰的整体美观度。此外,内饰设计还注重做工和质地的精美,以及色彩搭配的合理与和谐。从内饰的缝线工艺到各个部件之间的拼接精度,从整体的色彩基调到局部的装饰色彩点缀,都经过精心设计,营造出一个舒适、温馨且具有高品质感的驾驶环境。

(二)国产车内饰的不足

内饰一直是国产车的薄弱环节。尽管国内企业在跟踪斯太尔技术的基础上对仪表台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提升幅度有限。以欧曼为例,虽然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投资 3000 多万元进行内饰改进后,仍然存在做工不够精良的情况,仪表台可能出现扭曲、缝隙不均匀等现象,上杂品箱盖容易卡死或开启困难等质量问题。这些问题反映出国内生产能力在模具制造、装配工艺等方面的欠缺。国内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能由于模具精度不够高,导致仪表台零部件的尺寸偏差较大,从而在装配时出现缝隙不均匀、扭曲等问题;而在装配工艺上,缺乏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和先进的装配技术,使得一些部件的安装不够牢固、顺畅,影响了内饰的整体质量和使用体验。

三、驾驶室悬置及附件

(一)国外车型悬置与附件特点

国外车型在驾驶室悬置及附件方面普遍采用了较为先进的技术和设计理念。在悬置系统方面,四点全浮悬置成为主流配置,这种悬置方式能够有效地减少车辆行驶过程中来自路面的颠簸和振动对驾驶室的影响,为驾驶员提供更加平稳、舒适的驾乘环境。减振形式通常采用螺旋弹簧加减振器,部分车型还可以选装空气弹簧加减振器。空气弹簧加减振器具有更好的减振性能,能够根据不同的路况和驾驶条件自动调节弹簧的刚度和阻尼,进一步提高驾乘舒适性。例如,在高速公路行驶时,空气弹簧可以自动降低刚度,使车辆行驶更加平稳;在通过崎岖路面时,则自动增加刚度,防止驾驶室过度颠簸。后龙门架固定在车架上,沃尔沃车型还在左右各增加了一个横向减振器,这种设计能够更好地控制驾驶室在横向方向的振动,提高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后锁止普遍采用中置单液压锁,这种锁止方式具有操作方便、可靠性高的特点,能够确保驾驶室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

在后视镜设计方面,机械和电动调整后视镜并存,但机械后视镜正逐渐被淘汰。后视镜支架与镜壳合为一体的设计成为趋势,这种设计更加豪华气派,最为突出的是以沃尔沃为代表,其后视镜造型、后视镜支架造型与驾驶室整体风格有机结合,使后视镜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功能件,更成为了驾驶室的装饰件,提升了整车的外观品质。例如,后视镜支架的线条可能与驾驶室的侧身线条相呼应,镜壳的形状和材质也与整车的造型风格相匹配,使整个后视镜看起来像是从驾驶室整体设计中自然生长出来的一部分,而非后期添加的附属品。

(二)国产车悬置与附件现状

国产车在驾驶室悬置及附件方面与国外车型存在一定差距。除了全进口配置的驾驶室如陕汽德龙 F2000 外,真正实现国产化四点全浮悬挂的只有欧曼。欧曼采用流行的固定龙门架,螺旋弹簧减振机构与驾驶室直接发生关系。在液压锁止方面,虽然在斯太尔车上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但在其他先进技术的应用上,国产车仍需加大努力,不断跟进国际先进水平。例如,在空气弹簧加减振器的应用上,国产车的普及率较低,主要原因可能是成本较高、技术研发难度较大以及对其性能优势的认识不足等。在后视镜设计方面,国产车大多仍采用较为传统的机械后视镜或简单的电动后视镜,后视镜支架与镜壳的设计相对独立,缺乏与驾驶室整体风格的融合,在美观性和功能性上都有待提高。

四、驾驶室本体

(一)驾驶室本体的设计与开发

驾驶室本体的开发在满足造型风格需求、符合空气动力学要求以及确保使用性能的前提下,需要进行大量的被动性工作。为了适应不同的市场需求和运输场景,一般需要开发多种系列变形,如低顶短驾驶室、低顶长驾驶室、半高顶长驾驶室和高顶长驾驶室等。通过最大限度地提高零部件的通用化率,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驾驶室本体是驾驶室开发中投资最大的部分,也是对制作精度要求极为严格的环节。它需要精密的模具冲压出单件,确保每个零部件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同时需要精密的焊胎保证各零件相互位置准确,因为即使是微小的位置偏差,也可能导致驾驶室的装配质量问题,影响整体性能和外观。例如,在车门与车身的装配过程中,如果车门的冲压件尺寸精度不够,或者焊胎定位不准确,可能会导致车门与车身之间的缝隙不均匀,影响车辆的密封性和外观美观度。

(二)国产与国外驾驶室本体的差距

国产驾驶室本体与国外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国外为了保证制作的精度,在焊装车间的主要工位使用机器人自动矫正焊接,这种自动化生产方式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还能确保焊接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机器人能够精确地控制焊接参数,如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从而保证每个焊点的质量都符合标准要求。而国内在驾驶室本体生产过程中,由于缺乏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高精度的模具制造技术,往往难以达到国外的制作精度水平。国内企业可能更多地依赖人工操作,这就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例如,人工焊接时可能会因为工人的技术水平差异、工作疲劳等原因,出现焊接缺陷,如虚焊、漏焊等问题,从而影响驾驶室本体的结构强度和安全性。

五、重型卡车驾驶室的发展展望

(一)现有产品的优化与改进

对于现有的重型卡车驾驶室产品,应注重延长其寿命周期。由于驾驶室的工装经过多年的使用和频繁更改,本体的焊装质量难以保证,因此必须加强质量控制。可以采取必要的工艺工装改进措施,例如增加相应的定位器具,对焊接过程进行更加精确的定位和监控,从而获得更加满意的外观和内饰效果。而对于一些老产品,不应盲目地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模具的重新开发,而应在现有基础上进行优化和改进。以斯太尔王为例,虽然其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提升,但由于是嫁接式的开发,在外观和内饰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这些问题不能仅仅通过计算和图纸来解决,而需要更多地从实际生产和质量控制方面入手,进行深入的改进和优化。例如,可以对现有模具进行修复和调整,提高其冲压精度;加强装配工艺的管理,规范装配流程,提高装配质量等。

(二)新技术与新配置的研发与应用

在未来的发展中,重型卡车驾驶室应重点在一些新技术和新配置的研发与应用方面进行突破。近期可以主要在开发侧后导流装置、电动后视镜、降噪装置等方面开展工作。侧后导流装置能够有效改善车辆的空气动力学性能,降低风阻,提高燃油经济性。电动后视镜的应用可以提高后视镜调整的便利性和精准性,同时为与其他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集成提供可能。降噪装置则能够显著降低驾驶室内的噪音水平,为驾驶员创造一个更加安静、舒适的驾驶环境。例如,通过采用吸音材料、优化驾驶室密封结构等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来自发动机、轮胎和路面的噪音传入驾驶室内。一旦时机成熟,还可以进一步选用高档内饰面料和花色,提高内饰档次,满足用户对高品质驾驶环境的需求。

(三)高顶驾驶室的发展趋势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和技术的进步,未来几年高顶驾驶室有望成为主流高配置的驾驶室。因此,需要确保高顶驾驶室顶盖技术的稳定性,全面提升内饰档次,在高顶驾驶室上实现顶级配置。高顶驾驶室能够提供更加宽敞的内部空间,不仅可以改善驾驶员的休息环境,还能为一些特殊用途的车辆,如长途旅游客车、移动指挥车等提供更多的功能拓展空间。例如,在高顶驾驶室内可以安装更大尺寸的卧铺、更多的生活设施以及先进的通讯和娱乐设备等。同时,高顶驾驶室的外观造型也需要更加注重空气动力学性能和美观性的平衡,通过优化线条设计、采用新型材料等方式,提高车辆的整体性能和视觉效果。

 

相关新闻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全国服务热线

鲍远成 13816807620

覃青梅 13651785080

伍林秀 13636534559

电话:021-66016710

邮箱:baoyuancheng@126.com

公司:上海香飘防火板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 上海市宝山区沪太路7718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