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行业新闻

重型卡车维修保养:关键要点与注意事项全解析

重型卡车维修保养:关键要点与注意事项全解析

一、机油使用与更换误区

1、只加不换的危害

机油在重型卡车柴油机运行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承担着润滑、冷却、清洁等关键功能。众多卡车驾驶员往往仅关注润滑油的油量检查,并按标准添加,却严重忽视了对润滑油质量的审视以及对变质机油的及时更换。在柴油机的运转过程中,大量污物,诸如燃油不完全燃烧所生成的碳烟、积炭和积垢等,会不断混入机油之中。对于新的或刚经历大修的机械,试运转后杂质含量更是显著增多。倘若只一味添加而不进行更换便仓促投入使用,极易诱发烧瓦、抱轴等严重意外事故。例如,某运输公司的一辆重型卡车,驾驶员长期只注重机油油量,未及时更换机油,导致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曲轴与轴瓦之间因润滑不良而产生剧烈摩擦,最终造成烧瓦事故,使车辆不得不进行长时间维修,不仅造成了运输业务的延误,还带来了高额的维修费用。

2、更换时的疏忽

即使部分驾驶员意识到需要更换机油,但由于缺乏维修经验或者为图省事,在更换机油时未能彻底清洗油道。如此一来,机械杂质便会残留在油底壳及油路之中,持续对发动机的运行产生不良影响。这些杂质会随着机油的循环在发动机内部流动,加剧各运动机件的磨损,降低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缩短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二、黄油使用的错误操作

1、汽缸垫上涂黄油的弊端

黄油作为工程机械修理里常用的润滑脂,具备润滑和密封的功效。然而,一些修理工在安装汽缸垫时,错误地在汽缸垫上涂抹黄油,企图增强柴油机的密封性。实则不然,这种做法反而对柴油机的工作性能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汽缸垫作为柴油机缸体与缸盖之间最为关键的密封件,其不仅要密封汽缸内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还需密封汽缸盖和缸体内的冷却水和润滑油。在安装汽缸垫时涂抹黄油,当拧紧汽缸盖螺栓时,部分黄油会被挤压至汽缸水道和油道中,而残留在缸垫间的黄油在汽缸工作时,受高温作用,一部分会流入汽缸燃烧,另一部分则留存于缸体与缸盖的结合面上,致使缸垫、缸盖与机体平面之间产生缝隙。这样一来,高温高压燃气便极易从此处冲击汽缸垫,导致缸垫毁坏,引发漏气现象。此外,黄油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下还会形成积炭,加速缸垫的老化变质。例如,某重型卡车维修后不久便出现动力下降、漏气等问题,经检查发现是由于汽缸垫安装时涂抹黄油导致缸垫损坏,重新更换并正确安装汽缸垫后,车辆才恢复正常运行。

2、轮胎螺母涂黄油的风险

部分修理工为便于拧紧螺母并防止锈蚀,习惯在轮胎的螺栓螺母上涂油。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做法。因为轮胎螺母拧紧后,其螺纹间具备自锁特性,这是由于螺纹螺旋角小于螺纹间的当量摩擦角所致。在特定的螺栓联接中,螺旋升角是固定值,而当量摩擦角会随螺纹间的摩擦状态而改变。涂油后,螺纹间的当量摩擦角减小,螺栓联接的自锁性能变差。这可能导致螺母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松动,甚至引发严重事故,如轮胎脱落等,对行车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三、缸套和活塞安装的错误认知

许多人在换装汽缸套和活塞时,错误地认为新的汽缸套和活塞均为标准件,相互间具有互换性,可直接安装使用。但实际上,汽缸套与活塞的尺寸各自存在一定的公差范围。若将最大尺寸的汽缸套与最小尺寸的活塞进行装配,会致使配合间隙过大,从而造成压缩无力,启动困难等问题。所以,在换装过程中,必须仔细检查标准缸套与活塞的尺寸分组代号,确保装用的缸套和活塞的标准活塞尺寸分组代号与标准缸套的尺寸分组代号一致,唯有如此,才能保障两者之间具备标准的配合间隙。此外,在各缸装用同一分组代号的缸套和活塞时,还需在装机前进行缸塞间隙的检验,以防止装上假冒伪劣的残次产品。例如,某维修厂在为一辆重型卡车更换缸套和活塞时,未进行尺寸分组代号的核对,导致装配后发动机工作异常,经重新检查并更换匹配的缸套和活塞后,发动机才恢复正常性能。

四、柱塞行程余量检查的忽视

在柱塞式喷油泵的调试环节中,众多维修人员常常忽略对柱塞行程余量的检查。柱塞的行程余量指的是柱塞被凸轮轴上的凸轮顶至上止点后,仍能继续上行的移动量。之所以在调好供油开始时间后还需检查行程余量,是因为其与柱塞、套筒的磨损密切相关。当柱塞与套筒出现磨损后,柱塞需向上多运动一段距离才能开始供油,进而导致供油开始时间推迟。在拧出调整螺栓或换用较厚的调整垫块、垫片后,柱塞的最低位置上移,使得柱塞的行程余量减小。因此,在维修调试喷油泵时,首先应当检查此行程余量,以此判定喷油泵是否还允许调整。检查时,应依据喷油泵的不同结构采用相应方法:对于某些喷油泵,可转动凸轮轴,将柱塞顶至上止点后,拆下出油阀及阀座,运用深度游标尺进行测量;而对于另一些喷油泵,可在柱塞被顶至上止点后,用螺丝刀撬起柱塞弹簧的弹簧座,使柱塞上升到最高点,然后用厚薄规插入柱塞下平面与挺杆调整螺栓之间测量。柱塞的标准行程余量约为 1.5mm,磨损后的极限行程余量应不小于 0.5mm。若未检查行程余量而盲目调整喷油泵,可能导致供油时间不准确,影响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和燃油经济性。

五、汽缸间隙测量的错误方向

在测量汽缸间隙时,若未能在活塞裙部垂直于活塞销孔的方向进行测量,而是选择在其他方向测量,将会得出不准确的结果。铝合金活塞的结构呈现上小下大的锥体形状,且局部断面为椭圆形,这就使得沿圆周方向的气缸间隙并不相等。按照规定,应以椭圆长轴方向的间隙为准,即测量活塞裙部垂直于活塞销孔方向的间隙。因为在往复运动中,活塞裙部垂直于活塞销孔的方向因受侧向压力的作用而磨损较大,所以在此方向测量更为方便、准确。例如,若错误地在其他方向测量汽缸间隙,可能会误判间隙大小,导致活塞与汽缸壁之间的配合不当,影响发动机的正常运行,出现漏气、动力下降等问题。

六、活塞安装的错误加热方式

由于活塞与活塞销采用过盈配合,在安装活塞销时,需要使活塞受热膨胀。但一些维修人员采用将活塞放在明火上直接加热的错误做法。因为活塞各部位薄厚不均,明火加热会致使活塞受热不均,极易引发变形;同时,活塞表面还会附着炭灰,降低活塞的使用寿命。而且,若活塞达到一定温度后自然冷却,其金相组织会遭到破坏,耐磨性能大幅降低,使用寿命明显缩短。正确的做法是将活塞放在热油中均匀加热,使其缓慢膨胀,切不可用明火直接加温。例如,某重型卡车维修过程中,因采用明火加热活塞,导致活塞变形,安装后发动机出现严重抖动,不得不重新更换活塞,增加了维修成本和时间。

七、轴瓦维修的错误操作

对于部分经验不足的修理工而言,轴瓦维修具有一定难度,由于刮瓦技术难以掌握,轴瓦往往不易达到技术要求。于是,有人在更换轴瓦时,为增大轴瓦与曲轴的接触面积,选择用砂布打磨以替代刮瓦。这种做法在实际维修中是极不可取的,因为砂布上的磨粒较硬,而轴瓦合金相对较软,在打磨过程中,砂粒极易嵌入合金内。当柴油机工作时,这些嵌入的砂粒会加速轴颈的磨损,严重缩短曲轴的使用寿命。例如,一辆重型卡车在采用砂布打磨轴瓦后不久,曲轴轴颈便出现严重磨损,导致发动机故障,需要对曲轴进行修复或更换,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八、螺栓拧紧力矩的错误认知

在重型卡车的拆装过程中,许多部位的螺栓都有特定的转矩要求,例如卡车传动箱、汽缸盖、轮胎、连杆和前桥等部位,这些拧紧力矩在车辆说明书中均有明确规定,切不可随意更改。然而,不少使用人员错误地认为螺栓拧得越紧越安全。实际上,拧得太紧会导致螺钉或螺栓折断,或者由于螺纹滑扣而引发故障。例如,某重型卡车在维修时,维修人员过度拧紧汽缸盖螺栓,导致螺栓折断,汽缸盖密封不严,发动机出现漏气现象,影响了发动机的正常工作,需要重新更换螺栓并进行密封处理。

九、轮胎气压的错误设定

轮式工程机械的轮胎充气压力是决定其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轮胎气压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其使用寿命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也不利于安全行车,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科学的充气标准应当是以轮胎的标准气压为基准,依据气温的变化,对轮胎气压进行适当调整。一般而言,夏季轮胎气压应比冬季低 5% - 7%,这是因为夏季气温高,气体受热膨胀,压力会自然增高;而冬季则必须达到标准气压或略低一点。若轮胎气压过高,会使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导致轮胎磨损加剧,同时还会降低轮胎的抓地力,影响行车安全;若轮胎气压过低,会使轮胎变形增大,增加轮胎的滚动阻力,导致轮胎发热,加速轮胎的老化和损坏,也会影响车辆的燃油经济性。例如,某重型卡车在夏季高温时仍保持冬季的轮胎气压,导致轮胎在行驶过程中频繁爆胎,不仅造成了车辆的损坏,还对道路安全构成了威胁。

十、水箱开锅的错误处理

发动机超负荷作业、散热不佳或水箱缺水等情况均可能引发水箱开锅现象。此时,如果立即加入冷水,会致使缸盖和缸体因急剧的温度变化而炸裂。所以,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现水箱开锅,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停止作业,让柴油机冷却水自行降温。例如,某重型卡车在爬坡过程中出现水箱开锅,驾驶员未采取正确措施,直接加入冷水,导致缸盖炸裂,发动机严重损坏,车辆不得不进行大修,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全国服务热线

鲍远成 13816807620

覃青梅 13651785080

伍林秀 13636534559

电话:021-66016710

邮箱:baoyuancheng@126.com

公司:上海香飘防火板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 上海市宝山区沪太路7718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