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转印色带:原理、构成、使用与技术要点全解析
一、热转印色带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1、工作原理
热转印成像方法由 Mille 于 1953 年发明,随着多种技术的发展,热转印打印机已成为重要的特种打印机。其成像基于热力学原理,通过计算机信号驱动半导体电热头或激光将热量传递到支持体的成像材料上。热转印色带的油墨层涂布在带基上,在热量和压力作用下,成像材料热熔融,从而将油墨层转移到受像介质(如塑料、纸张、复合薄膜等)上,形成清晰的文字和图象。这种非接触式打印方式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等特点,能够满足多种复杂的打印需求。
2、应用领域
热转印色带在众多行业有着广泛应用。特别适合在食品、药品、乳品等外层软包装表面打印生产日期、批号、重量等标识、标记信息。它能够对中文、阿拉伯数字、英文等七号以上的字符实现清晰打印,且打印出的字迹清晰、牢固、耐刮擦、耐蒸煮。在低、中、高速生产流水线的在线标识方面应用尤为突出,可有效保证产品包装信息的准确标注,提升产品包装的规范性和可追溯性,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热转印色带的基本构成
1、带基
采用薄而强的涤纶或其他高密度材料制成。带基作为色带的基础支撑结构,需要具备良好的强度和柔韧性,以保证在打印过程中能够稳定运行,不易断裂或变形。其薄型设计有助于色带在打印头和被印材质之间顺畅通过,确保油墨层能够准确地转印到目标位置。
2、底涂层
位于带基正面,其主要作用是保证墨色均匀及打印时墨色的完整转移。在打印过程中,底涂层能够使油墨层更好地附着在带基上,并在受热和受压时均匀地释放油墨,避免出现墨色不均或转移不完全的情况,从而提高打印质量,使文字和图象更加清晰、完整。
3、墨色层
采用蜡或树脂基材料。蜡基墨色层通常具有高密度、高敏度的特点,在打印皮革等材质时能够呈现优良的打印效果,且成本较为经济,适用于一些对耐久性要求不高但注重打印效果和成本控制的场景。树脂基墨色层则最具耐久性,耐磨擦、耐热,有些配方还能防蒸汽压力等,可满足在较为恶劣的环境或对打印内容耐久性要求较高的情况下使用,如食品、药品包装在高温蒸煮、长期储存或频繁搬运过程中,树脂基热转印色带能够保证打印标识的清晰和完整。
4、外涂层
覆盖在墨色层上,主要功能是保护墨色及增强打印时与被印材质的附着性。在打印后,外涂层能够防止墨色受到外界因素(如摩擦、潮湿、化学物质等)的影响而褪色或脱落,同时在打印瞬间,它有助于油墨更好地附着在被印材质表面,提高附着力,使打印内容更加牢固地留在被印物体上。
三、热转印色带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打印参数调整
请根据打印速度同时调整打码机压力及打印温度,以达到最佳打印效果。如果打码机没有温度显示,可依据环境温度及使用条件进行调整。例如,在环境温度较低时,可能需要适当提高打印温度;而在高速打印时,可能需要增加打码机压力。通过合理调整这些参数,能够确保油墨层在热转印过程中充分熔融并准确地转移到被印材质上,避免出现打印缺陷。
2、常见问题及解决
打印字形边沿模糊或空芯:主要原因是温度过高或打码机压力过重。此时应同时调整打码机温度及压力,降低温度和减轻压力,使打印效果达到最佳状态。因为过高的温度或过重的压力可能导致油墨过度扩散或被挤压变形,从而影响字形的清晰度和完整性。
打印字型不完整:主要原因是打印温度低、打码机压力过轻或字粒排列不整齐。可以尝试调高温度、增加打码机压力或重新排列字粒。低温可能使油墨无法充分熔融转移,轻压力可能导致油墨转移量不足,字粒排列不整齐则会直接影响文字的正常打印形状。
预热要求:每次打开打码机或更换字粒后,请将打码机预热 20 - 30 分钟。如果打码机温度不上升,应交给专业人员检修。预热能够使打印头达到合适的工作温度,保证油墨层在初始打印时就能正常熔融转移,避免因温度不足而出现打印质量问题。
字粒调整:每次调整日期后应将字粒排列整齐,高度相同。字粒的整齐排列和相同高度对于保证打印内容的一致性和清晰度至关重要,否则可能出现部分字粒打印不清晰或位置偏差等问题。
断带原因:温度太高或字粒排列不整齐是断带的主要原因。过高的温度会使色带的带基或油墨层性能发生变化,变得脆弱易断;字粒排列不整齐则可能在打印过程中对色带产生不均匀的拉扯力,导致色带断裂。
四、热转印色带的类型与规格说明
1、类型划分
根据涂层材料,热转印色带可分为蜡基和树脂基两种。蜡基色带适用于一些普通材质的打印,如皮革等,在保证一定打印质量的同时能够降低成本。树脂基色带则侧重于耐久性,能够在耐磨擦、耐热等较为苛刻的条件下使用,满足食品、药品包装等行业对标识耐久性的严格要求。
2、规格说明
热转印色带规格用宽度 (mm)× 长度 (m) 表示,宽度单位是毫米 (mm),长度单位是米 (m),内径通常是 1 英寸 (2.54cm)。国内常用规格有 20mm×100m、25mm×100m、30mm×100m、35mm×100m 等。颜色方面,黑色最为常用,此外还有金、银、红、白、蓝等多种颜色可供选择,可满足不同用户在产品包装设计和标识打印方面的多样化需求,如金色和银色可用于高档产品包装,增强产品的美观度和档次感;红色可用于警示标识等特殊用途。
五、热转印色带的技术指标
1、转移性
指色带油墨层转印到打印介质上的百分比,即油墨层能否 100% 完全热转移到打印介质(塑料、纸张、复合薄膜等材料)上,以及能转移百分之多少油墨。转移性的高低直接影响打印内容的完整性和清晰度,如果转移性不佳,可能出现油墨残留于色带或打印内容缺色、模糊等问题。
2、附着力
指油墨层打印到打印介质(塑料、纸张、复合薄膜等材料)上的附着牢度和耐磨擦度。良好的附着力能够保证打印标识在产品的生产、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不脱落、不褪色,对于食品、药品等行业的包装标识尤为重要,因为这些标识是产品质量追溯和消费者识别的重要依据。
3、清晰度
指油墨层热转移到打印介质上后,打印出的内容清晰程度,是否美观。清晰度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色带的油墨质量、打印头的精度、打印参数的设置等。清晰的打印内容有助于消费者准确读取产品信息,也体现了产品包装的专业性。
4、适应性
指热转印色带能否在各种介质(塑料、纸张、复合薄膜等材料)和生产环境(蒸煮、冷冻等情况)中打印,以及打印效果能否满足客户的要求。例如,在食品包装行业,热转印色带需要适应高温蒸煮和低温冷冻的环境变化,同时在不同材质的包装表面都能实现良好的打印效果,这就要求色带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5、温度
指热转印色带在使用过程中的温度,由于热转印色带特性不同,实际使用中的温度也不相同,且在不同温度下打印效果各异。只有找到使打印效果最佳的温度,才能充分发挥热转印色带的性能,保证高质量的打印输出。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色带类型、被印材质和环境条件等因素合理调整打印温度。
热转印色带作为一种重要的打印耗材,其工作原理独特,基本构成复杂,在使用过程中有诸多注意事项,不同类型和规格适用于不同场景,而各项技术指标则是衡量其性能优劣的关键。了解和掌握热转印色带的这些知识,对于正确选择和使用热转印色带,提高打印质量和生产效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无论是从事食品、药品包装行业的生产企业,还是其他需要在产品表面进行标识打印的领域,都应深入了解热转印色带的相关特性,以满足自身的打印需求并确保产品包装的规范性和可靠性。
全国服务热线
鲍远成 13816807620
覃青梅 13651785080
伍林秀 13636534559
电话:021-66016710
邮箱:baoyuancheng@126.com
公司:上海香飘防火板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 上海市宝山区沪太路77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