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儿歌童谣与歌曲:传承节日文化的旋律
端午节,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样的民俗活动。其中,儿歌童谣与歌曲以其朗朗上口的旋律和生动形象的歌词,成为传承端午节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节日氛围的营造以及文化传承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一、端午节儿歌或童谣大全
(一)童谣中的端午习俗
《端午节,艳阳照》
“端午节,艳阳照,家家门上插艾蒿。挂丝线,戴香包,娃娃乐得蹦又跳。吃粽子,划龙船,纪念屈原永记牢。”
这首童谣清晰地描绘了端午节的多个重要习俗。在艳阳高照的端午时节,人们会在自家门上插上艾蒿,艾蒿具有驱邪祛病的寓意,其散发的独特香气据说能驱赶蚊虫和不祥之物。挂丝线和戴香包也是常见习俗,香包内通常装有各种香草香料,不仅美观,还被认为能保佑佩戴者平安健康,孩子们更是因为这些精美的装饰而欢喜雀跃。而吃粽子和划龙船则是端午节最为标志性的活动,它们都与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紧密相连。
《端午节五月五》
“端午节五月五,是端午,小朋友们来跳舞。吃粽子,赛龙舟,高高兴兴过端午。”
此童谣强调了端午节的日期以及节日里欢乐的氛围。小朋友们以跳舞的形式庆祝端午,同时突出了吃粽子和赛龙舟这两项充满活力与欢乐的习俗,展现出人们在端午节欢聚一堂、共度佳节的情景。
(二)童谣里的端午景象与情感
《棕子香,香厨房》
“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从厨房中飘出的粽子香味,到满堂的艾叶香气,再到大门上插着的桃枝,童谣生动地勾勒出端午节时家庭内外充满节日气息的景象。而“出门一望麦儿黄”则描绘了端午时节正值小麦成熟的季节,暗示着丰收的喜悦与节日的美好相得益彰,体现出人们对端午这个传统节日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美好期许,无论身处何方,都能感受到端午的欢乐氛围。
《五月五,是端阳》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再次提及门插艾蒿带来的满堂香气,以及吃粽子时搭配白糖的甜蜜滋味。龙舟下水更是将节日的喜庆推向高潮,人们沉浸在赛龙舟的欢乐中,个个喜洋洋,表达出人们对端午节传统习俗的热衷以及在节日里的愉悦心情。
(三)童谣展现端午的地域特色与多样活动
《五月节,天气热》
“五月节,天气热,放下锄头歇一歇;山上清风爽,杨梅红彤彤。”
这首童谣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描绘了在南方地区端午节时的景象。天气炎热,劳作的人们放下手中的锄头休息,山上的杨梅在这个时节成熟,红彤彤的果实挂满枝头,给人以清新爽口的感觉,从侧面反映出端午节与当地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的紧密联系。
《五月五,是端午》(背竹篓入山谷版)
“五月五,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展现了端午节人们的另一种活动,背着竹篓走进山谷采集百草,其中菖蒲因其特殊的药用价值和文化寓意而被特别提及。菖蒲在端午节常被用于悬挂或泡制药酒等,有驱邪避灾的作用,体现出人们对自然的利用以及传统习俗背后的文化内涵。
(四)童谣中的端午元素与美好寓意
《桃儿红,杏儿黄》
“桃儿红,杏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粽子香,包五粮,剥个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
将端午时节成熟的桃、杏与端午节相联系,丰富了节日的自然元素。提到粽子的馅料丰富多样,包含五种粮食,象征着五谷丰登。而剥粽子裹糖的甜蜜场景,则寓意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期盼,希望这样的美好生活能够长久延续。
《五月五,是端阳;龙船双双闹长江》
“五月五,是端阳;龙船双双闹长江。两边坐着划船手,中间坐着打鼓郎。咚咚锵,咚咚锵,咚咚咚咚锵。”
形象地描绘了赛龙舟时长江上龙船竞渡的热闹场面。龙船两两相对,划船手们奋力划桨,船中间的打鼓郎有节奏地击鼓助威,激昂的鼓点“咚咚锵”声仿佛在耳边回响,让读者或听众仿佛置身于赛龙舟的现场,感受到那种紧张刺激、充满活力的氛围。
(五)童谣中的端午民俗与传说
《雄黄酒,洒庭户》
“雄黄酒,洒庭户,小孩头上画老虎。一,二,三,四,五,家家户户过端午。”
雄黄酒在端午节有驱邪避毒的作用,人们将雄黄酒洒在庭户之间,并且会在小孩头上画老虎。老虎在民间被视为勇猛的象征,画在小孩头上寓意着保佑孩子健康成长、远离邪恶,反映出端午节民俗中对家庭尤其是儿童的保护与祈福。
《端午花,红又红》
“端午花,红又红,摘朵鲜花送金龙。端阳,端阳,粽子粽,拿个粽子塞龙洞。龙戴鲜花吃粽子,吃饱粽子回龙洞,请你不要伤害屈原公公。”
这首童谣融入了与端午节相关的传说故事。传说中屈原投江后,人们为了不让江中的蛟龙伤害他的身体,会投粽子入江喂蛟龙等。这里用童趣的语言讲述了摘花送金龙、塞粽子进龙洞的情节,表达了人们对屈原的敬重与怀念之情,同时也体现了民间传说在童谣中的传承与演绎。
二、端午节歌曲有哪些
(一)《赛龙舟》
由刘和刚老师演唱的《赛龙舟》,曲风慷锵有力。歌曲以赛龙舟这一标志性的端午活动为主题,通过激昂的旋律和生动的歌词,将赛龙舟时的激烈场景展现得淋漓尽致。听众仿佛能看到一艘艘龙舟在水面上飞速前进,选手们喊着号子、奋力划桨,船桨溅起的水花与岸边观众的呐喊助威声交织在一起,让人们深切感受到端午节赛龙舟活动的热血与激情,激发人们对这一传统体育竞技项目的热爱与向往。
(二)《屈原》
蔡琴老师演唱的《屈原》,以优美的旋律和富有诗意的歌词,将屈原的一生娓娓道来。从屈原的才华横溢、心怀家国,到他遭受奸佞陷害、被放逐他乡,再到最终投江自尽的悲壮结局,歌曲都进行了细腻的刻画。在端午节这个纪念屈原的特殊节日里,这首歌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屈原的伟大人格和他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使人们在聆听歌曲的过程中,对屈原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也进一步加深了对端午节文化内涵中爱国精神的理解与传承。
(三)《龙船调》
宋祖英老师演唱的《龙船调》是一首优秀的民歌。它由利川灯歌《种瓜调》整理改编而成,并荣获湖北传世金曲之首。虽然这首歌并非专门为端午节创作,但其中蕴含的龙船元素与端午节的赛龙舟习俗相呼应。歌曲旋律轻快活泼,歌词充满生活气息,讲述了男女青年在龙船调歌声中的爱情故事以及龙船划行时的欢乐场景。在端午节期间演唱或聆听这首歌,能为节日增添一份别样的欢乐与浪漫氛围,也展示了不同地域文化与端午节文化的交融与碰撞。
(四)《端午前》
作为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的配乐,《端午前》是许多人儿时记忆中的端午节音乐。它的旋律悠扬婉转,带有一种古典的韵味。虽然没有直接描述端午节的各种习俗,但它以一种含蓄的方式营造出端午节前夕的宁静与祥和氛围。每当听到这首曲子,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白娘子在端午时节遭遇的种种故事,以及那个充满奇幻色彩的端午情境,成为了一代人心中端午节独特的音乐记忆,也从侧面反映出影视作品对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
这些端午节的儿歌童谣与歌曲,以不同的艺术形式传承着端午节的文化记忆,无论是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还是在大众的文化生活里,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让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得以代代相传,永不磨灭。
全国服务热线
鲍远成 13816807620
覃青梅 13651785080
伍林秀 13636534559
电话:021-66016710
邮箱:baoyuancheng@126.com
公司:上海香飘防火板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 上海市宝山区沪太路77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