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仪全解析:工作原理、采血方式与测量方法
在糖尿病日常管理中,血糖仪是不可或缺的 “好帮手”,能让患者居家随时监测血糖,精准把控病情。但市面上血糖仪品类繁多、技术各异,你是否对其工作原理、采血与测量方法一头雾水?本文将抽丝剥茧,为你全方位解读血糖仪。
一、血糖仪的工作原理
(一)按测糖技术分类
1、电化学法测试:该技术核心在于酶与葡萄糖的 “化学反应”。当葡萄糖与试纸中的酶接触,会产生电子,电流记数设施随即捕捉电子数量,经换算转化为葡萄糖浓度读数。初期购置成本较低是它的一大优势,亲民价格颇受部分患者青睐;然而缺点也较为明显,类似 CD 机的光电血糖仪,探测头毫无遮挡地暴露在空气中,极易吸附灰尘、水汽等污染物,干扰测试结果,致使误差增大。虽说短期内准确性尚可,但使用一段时间后,需前往专业维修站校准,颇为不便。
2、光反射技术测试:运作原理是借助酶和葡萄糖反应生成带颜色的中间物。检测器紧盯试纸反射面,精准测量反射光强度,再换算成葡萄糖浓度。与电化学法相比,它巧妙将电极口内藏,规避污染风险,测量准确度大幅提升,为追求精准监测的患者提供可靠保障。
(二)按采血方式分类
1、吸血式血糖仪:试纸自带 “智能计量” 功能,能精准把控血样量,有效避免因血量偏差引发的结果误差。操作时,患者仅需用试纸轻点血滴,简单便捷,省心省力,降低因采血失误导致测量不准的概率。
2、抹血式血糖仪:弊端较为突出,采血量偏大,采血过程让患者颇为痛苦;一旦采血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测试结果,血量偏多可能稀释样本,血量不足则无法完成检测,还白白浪费试纸,增加使用成本与心理负担。当下,新款血糖仪多采用电极原理与吸血式采血,融合两者优势,优化用户体验。
二、血糖仪的测量方法
1、化学比色法:作为早期血糖仪的 “元老” 技术,葡萄糖氧化酶比色法曾风靡一时。试纸与血液接触后迅速变色,待反应时间一到,抹去血滴,将试纸置入血糖仪,借测量色谱确定血糖值。彼时,相较生化仪,它速度快、用血少,优势显著;但时过境迁,电极法后来居上,不仅测量更快,用血更少,精准度也更胜一筹,化学比色法逐渐式微,如今市场上仅强生稳步型等少数机型仍在沿用。
2、葡萄糖氧化酶电极测量法:堪称当下市场主流,众多知名品牌血糖仪均采用此技术。其原理是利用血液中的葡萄糖与试纸内葡萄糖氧化酶 “碰撞” 产生电流量,借此测算血糖。优势显而易见,测量耗时短,30 秒内便能出结果;采血量微乎其微,5 微升以下即可满足检测需求。美中不足的是,空气中氧含量远超氢含量,试纸易受氧气干扰,对储存环境要求严苛,须密封、干燥存放;试纸从容器取出后,要在 5 分钟内用完,桶装试纸开盖取纸后,得立刻盖紧罐盖,开封后 3 个月内务必用完,否则受潮、氧化易致测量失准。
3、葡萄糖脱氢酶电极测量法:此方法同样通过测量葡萄糖与葡萄糖脱氢酶反应生成的电流量测血糖。优点突出,不仅具备氧化酶测量法的快速、微量采血优势,还对葡萄糖有高度专一性,不受氧气干扰,试纸保存省心,开罐后可用至有效期结束。但它也有 “小瑕疵”,会与木糖轻微反应,若患者摄入含木糖食物后测量,可能出现假性血糖值。
4、特定机型采用的葡萄糖脱氢酶电极测量法:以罗氏优越型、利舒坦、欧姆龙 215 型为代表。这类血糖仪继承脱氢酶法诸多优点,还克服氧化酶试纸不易保存的难题;不过,脱氢酶 “胃口” 稍大,除葡萄糖外,还会和麦芽糖、半乳糖、木糖 “起反应”,患者进食相关糖类后测量,易得到假性结果,所以医院临床使用相对谨慎。
了解血糖仪的方方面面,患者才能结合自身需求、经济实力,挑选到精准、便捷、适合自己的血糖仪;使用过程中,严格依规操作,注重试纸储存,定期校准设备,让血糖仪成为控糖的得力助手,为健康护航。
全国服务热线
鲍远成 13816807620
覃青梅 13651785080
伍林秀 13636534559
电话:021-66016710
邮箱:baoyuancheng@126.com
公司:上海香飘防火板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 上海市宝山区沪太路77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