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行业新闻

电机维修与保养实用指南

电机维修与保养实用指南

一、电机维修方法详解

(一)电机异常发热维修

当电机出现异常发热情况时,维修处理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更换电机,这种方式较为直接,适用于电机内部故障严重、维修成本过高或难以确定具体故障点的情况。二是进行维护保养,先对电机进行全面检查,如检查散热风扇是否正常运转、通风道是否堵塞、电机外部是否有过多灰尘或杂物影响散热等。若因散热不良导致发热,清理风扇和通风道、去除电机表面污垢后,观察发热情况是否改善。同时,检查电机的电源连接是否松动、接触不良,若有则进行紧固处理,因为接触电阻过大也可能引发发热。

(二)空载电流异常维修

若电机的空载电流大于参考表极限数据,表明电机出现故障。其可能原因如下:

1、机械摩擦大:电机内部机械部件之间的摩擦阻力增大,可能是由于轴承磨损、轴与轴套配合不良等原因。需检查并修复或更换相关机械部件,如更换磨损的轴承、调整轴与轴套的配合间隙等,以降低机械摩擦。

2、线圈局部短路:线圈局部短路会使电流增大。可使用专业的电气检测仪器,如绝缘电阻表、匝间短路测试仪等,检测出短路的线圈位置,然后对短路部分进行修复或重绕线圈。

3、磁钢退磁:磁钢退磁会影响电机的磁场强度,导致空载电流增大。需更换退磁的磁钢,以恢复电机的正常磁场特性。

4、直流电机换相器积碳:换相器积碳会影响电流的换向,导致电流异常。应清理换相器积碳,可使用砂纸或专用的电气清洁剂进行清理,确保换相器表面清洁、光滑,使电流换向正常。

维修处理方法一般为更换电机或更换碳刷、清理积碳等,具体根据故障原因确定。

(三)无故障最大极限空载电流参考

不同电机形式在额定电压 24V 和 36V 时有不同的无故障最大极限空载电流:

侧挂电机:额定电压 24V 时为 2.2A,36V 时为 1.8A。

高速有刷电机:24V 时为 1.7A,36V 时为 1.0A。

低速有刷电机:24V 时为 1.0A,36V 时为 0.6A。

高速无刷电机:24V 时为 1.7A,36V 时为 0.6A。

低速无刷电机:24V 时为 1.0A,36V 时为 0.6A。

维修人员可依据此参考数据初步判断电机空载电流是否正常,若超出极限值,则进一步排查故障。

(四)电动机温升过高或冒烟维修

电动机温升过高或冒烟是过热表现,原因包括外部和内部因素。电动机本身常见原因及对策如下:

1、绕组接法错误:若误将星形接成三角形或相反,会导致电流、电压异常,使电机过热。应按照电机铭牌或设计要求正确连接绕组。

2、定子绕组故障:定子绕组匝间或相间短路或接地,会使电流增大、铜损增加。若故障不严重,可重包绝缘;严重的则需更换绕组。使用绝缘电阻表检测绕组绝缘电阻,判断故障程度并采取相应措施。

3、定子一相绕组断路:定子一相绕组断路或并联绕组中某一支路断线,会引起三相电流不平衡而使绕组过热。通过检测三相电流,找出断路相,修复或更换断线部分。

4、转子断条:铜条转子可进行焊补或更换,铸铝转子一般需整体更换,以恢复转子的正常导磁和导电性能。

5、定、转子相擦:检查轴承是否松动,定、转子是否装配不良。如有问题,紧固轴承、调整定转子装配间隙,避免相擦产生热量。

6、环境因素:环境温度高、电动机表面污垢多或通风道堵塞时,改善通风散热条件,如清理电机表面、疏通通风道、加强通风设备等;若环境温度无法改变,可考虑采用降温措施,如安装散热风扇或空调等。

7、电动机风扇故障:电动机风扇故障导致通风不良,应检查风扇叶片是否损坏、风扇电机是否正常运转,修复或更换故障风扇部件。

(五)轴承过热维修

当电动机滚动轴承温度超过 95℃,滑动轴承温度超过 80℃即为轴承过热。原因及对策如下:

1、轴承损坏:若轴承损坏,应及时更换新轴承,确保轴承正常运转。

2、润滑问题:滚动轴承润滑脂过少、过多或有铁屑等杂质均会导致过热。润滑脂容量不应超过轴承和轴承盖容积的 70%,有杂质时应换新脂,并按规定量添加。

3、配合问题:轴承与端盖配合过紧或过松都会引发问题。过紧时加工轴承室,过松时在端盖内镶钢套,使配合达到合适的紧度。

4、装配不良:电动机两端盖或轴承盖装配不良,将端盖或轴承盖止口装平并拧紧螺钉,保证装配精度。

5、传动部件问题:传动带过紧或联轴器装配不良,需调整传动带张力、校正联轴器,减少对轴承的不良影响。

6、滑动轴承故障:滑动轴承润滑油太少、有杂质或油环卡住,应加油、换新油、修理或更换油环,保证润滑正常。

7、轴承间隙不当:轴承间隙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其正常工作,需调整或更换合适间隙的轴承。

8、电动机轴弯曲:校正电动机轴或更换弯曲的轴,防止因轴弯曲导致轴承受力不均而过热。

(六)噪声异常维修

1、定、转子相擦:会产生刺耳的 “嚓嚓” 碰擦声。检查轴承,损坏的需更新;若轴承未坏但有走内圈或外圈现象,可镶套或更换轴承与端盖,消除定、转子相擦。

2、缺相运行:电动机缺相运行时吼声特别大。断电再合闸,看能否正常起动,若不能起动,则可能有一相断路。检查开关及接触器的触头是否接通,修复断路故障,恢复三相正常供电。

3、轴承缺油:轴承严重缺油时,从轴承室能听到 “咝咝” 声。清洗轴承并加新油,使轴承得到良好润滑,减少噪声。

4、风叶问题:风叶碰壳或有杂物会发出撞击声。校正风叶,清除风叶周围的杂物,避免碰撞产生噪声。

5、转子导条断裂:转子导条断裂会发生时高时低的 “嗡嗡” 声,转速变慢,电流增大。检测出断裂导条位置,进行修复或更换转子,恢复电机正常运行。

6、绕组接线错误:定子绕组首末端接线错误,有低沉的吼声,转速下降。检查并纠正绕组接线错误,确保电机正常工作。

7、铁心松动:定子、转子铁心松动也会导致噪声异常。重新紧固铁心,可采用合适的胶粘剂或紧固装置,减少因铁心松动产生的振动和噪声。

二、电机保养攻略要点

(一)环境维护

电机使用环境应经常保持干燥,潮湿环境易使电机内部零部件生锈、绝缘性能下降。电动机表面要保持清洁,防止灰尘、油污等附着影响散热。进风口不能被尘土、纤维等堵塞,确保电机有良好的通风散热条件,避免因散热不良引发电机过热故障。

(二)热保护处理

当电动机的热保护连续发生动作时,不可盲目重启电机。首先要查明故障根源,判断是电动机自身故障,如绕组短路、轴承损坏等,还是由于超负荷运行,或是保护装置整定值过低。只有彻底消除故障后,才能再次投入电机运行,以保障电机安全稳定工作,防止因未排除故障强行运行导致电机严重损坏。

(三)润滑管理

应保证电动机在运行过程中良好的润滑。一般的电动机运行 5000 小时左右,即应补充或更换润滑脂。若运行中发现轴承过热或润滑脂变质,需及时更换。更换时,先清除旧的润滑油,再用汽油仔细洗净轴承及轴承盖的油槽,然后依据电机极数,将 ZL - 3 锂基脂填充至轴承内外圈之间的空腔,2 极电机填充 1/2,4、6、8 极电机填充 2/3,确保轴承得到良好润滑,降低摩擦与磨损,保障电机高效运行。

(四)轴承监测

当轴承寿命终结时,电动机运行的振动及噪声会显著增大。通过检查轴承的径向游隙,一旦达到规定的更换值,就应及时更换轴承。及时更换磨损的轴承可避免因轴承问题引发的电机故障,如转子与定子摩擦、电机运转不稳定等,维持电机正常运行状态。

(五)拆卸要点

拆卸电动机时,从轴伸端或非伸端取出转子均可。若无需卸下风扇,从非轴伸端取出转子通常更为便捷。但在从定子中抽出转子的过程中,必须格外小心,防止损坏定子绕组或绝缘,否则会影响电机的电气性能,甚至导致电机无法正常工作,增加维修成本与时间。

(六)绕组更换规范

更换绕组时,务必准确记下原绕组的形式、尺寸、匝数、线规等关键数据。若这些数据缺失,应向制造厂索取。随意更改原设计绕组往往会使电动机的某项或几项性能恶化,严重时可能致使电动机无法正常使用。严格按照原绕组参数进行更换,是保证电机性能稳定的重要前提。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全国服务热线

鲍远成 13816807620

覃青梅 13651785080

伍林秀 13636534559

电话:021-66016710

邮箱:baoyuancheng@126.com

公司:上海香飘防火板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 上海市宝山区沪太路7718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